查看原文
其他

黄志远:这件中国古乐器竟成为欧洲“行走的交响乐队”?| 东西问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2022-10-23

手风琴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西洋乐器,但它实际上源于中国的民族乐器“笙”。

中新社记者:刘占昆

全文字数:2289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国际交往中,文化传播是多元化时代的纽带和媒介。作为人类情感和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音乐是文化传播交流中最为柔和与善意的方式之一。南昌航空大学“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艺术中心主任、江西省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黄志远,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采访时表示,手风琴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西洋乐器,但它实际上源于中国的民族乐器“笙”,是丝路文化历史长河中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成功案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一名曾在中东欧国家学习多年音乐艺术的旅欧博士,请您谈谈中欧音乐在历史发展、艺术风格等方面有何不同?

黄志远:放眼欧洲艺术教育,得益于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及传承,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国家对古典和浪漫派音乐创作保存完整,整个欧洲音乐的教育模式更为完善、严谨。在俄罗斯有世界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他们孕育了整个欧洲音乐的土壤。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悠久,但音乐文化断代较多,在古代主要靠口传、模仿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承度相对较弱,很多优秀的作品与曲调只出现于文献中,不闻其曲。

中欧音乐在技术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层面也有不同。

在技术创作手法上,欧洲古典音乐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理论储备较为完整,且易于流传;欧洲音乐注重音乐和声的立体美,在器乐方面最突出的器乐作品专属“交响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也有一套完善的创作机制与理论,在多种少数民族音乐及地域风情音乐风格中不断融合与传承,产生了影响全世界的具有东方音乐民族特点的五声调式和调性的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论和民族的和声学。

在艺术审美上,中国传统音乐所表达的是儒道佛家的思想理念,主观性较强,讲究开悟慧根,而欧洲古典音乐强调美学审美的功能性,客观性较强。

2020年,黄志远(中)与中国民乐团合作,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演绎中欧民族音乐作品。中新社发 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理事、江西省手风琴专业学科带头人,您在手风琴教学和实践中有着丰富经验。手风琴为什么说是源于中国的民族乐器“笙”?笙是如何进入欧洲的?它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黄志远:手风琴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西洋乐器,但它实际上源于中国的民族乐器“笙”。手风琴是一种既能独奏,又能伴奏的键盘乐器,且携带方便,其能演奏丰富优美的多声部和声作品,又被民间俗称“行走的交响乐队”。它的诞生,是丝路文化历史长河中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成功案例。

笙,是中国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它是全世界绝大多数金属簧片乐器的鼻祖,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手风琴、风琴、管风琴、班多钮等。

据史料文献记载,18世纪中叶,一位名叫阿米奥的法国神父,将自己在中国生活期间编著的一本中国民族乐器书籍和一支“笙”,通过丝绸之路邮寄回巴黎,由此引起西方乐器制作界的极大兴趣。乐器制造家们根据中国笙簧乐器的发音原理,设计出口吹、手摇等很多样式的笙簧乐器。

1822年,德国人布斯曼发明了第一架用手拉的风琴。1829年,奥地利人达米安成功制造出由左手和弦伴奏的手风琴,并申请专利将该乐器命名为“手风琴(Accordion)”。在欧洲辞典词条及文献中,18世纪中国“笙”的传入,是欧洲发明出手风琴、风琴、口琴等使用簧片乐器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这些笙簧乐器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中国的“笙”。如今,在欧洲著名手风琴生产厂家、手风琴博物馆中,会专门陈列中国的“笙”供人了解,以此强调手风琴的根本和源头。

乐器“笙”(右一、左一)。中新社记者 宋敏涛 摄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中国与欧洲国家在音乐艺术方面如何交流?音乐能否为中欧青年国际艺术交流打开新的窗口?

黄志远:中国与欧洲国家在音乐艺术方面的交流由来已久,虽然中欧音乐文化因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的不同而存在不少差异,但音乐无国界,中欧音乐在长期的相互传播过程中交流互鉴,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为此,中国与欧洲国家应在音乐艺术方面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平等、尊重、包容、互鉴,跨越时空、跨越国度进行友好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音乐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可以不受地区、国家、民族或社会制度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把各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特别是近些年,中欧高校间不断涌现的青年合作项目也呈上升趋势,涉及科技、航空、经济、医疗以及人文艺术交流等各个领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欧青年可以通过音乐这种无国界的语言深化交流、互鉴共进,更多了解对方的历史和现在、语言和文化,在国际艺术交流中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共同传承弘扬人类艺术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黄志远(右)为外国朋友整理演出的中国古装服饰。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社记者:音乐本身有地域性与民族性,但音乐无国界,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您看来,中国文艺工作者应如何通过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与国际进行艺术交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黄志远:“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学者不断到世界各地交流深造,同时把中国优秀的人文思想与民族文化带到世界,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也是适应人类时代发展脉络所要迈出的一步。这能让中国文艺工作者在了解现代西方音乐模式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给出更广、更好的方向,也能让中国民族音乐真正走出国门。

另一方面,任何艺术文化的物化形态(如歌唱方法及乐器演奏技法等)在传播过程中,是相互交融与相互渗透的,它在寻求改变的同时,也需要创新和革命。中国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刻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源头活水,明察音乐传统中的内部动源,才能在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重塑与发掘新的音乐元素,在创新发展中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给世界。


受访者简介:

黄志远。受访者供图


黄志远,中国青年巴扬手风琴演奏家,旅欧博士,硕士生导师,作曲、音乐理论、手风琴、钢琴青年教师,南昌航空大学“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艺术中心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理事、中国手风琴考级高级考官,江西省手风琴专业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手风琴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省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江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个人曾获全国“优秀手风琴教师”称号,音乐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多项专业金、银奖。



文字编辑:崔白露

图片编辑:苏丹

排版:丁宝秀

责编:彭大伟


《没头脑和不高兴》之父:谁说中国没有童话 | 东西问·人物


陈爱峰:“一叶扁舟”交河故城何以在千年岁月中“摆渡”东西文化?| 东西问


陈曾路:守着“一亩三分地”,为何要办中外文物展?| 东西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